對于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來說,“九藝節”期間讓他們開心的事情太多了。在“演交會”上,劇院拿下了兩個大單:一是與德國法蘭克福佰姿文化有限公司簽下了明后年在歐洲巡演100場的協議;二是同璟婳泉(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下了今年下半年在全國巡演30場的協議。更讓劇院欣喜的是,5月15日至16日,他們參評第十三屆文華獎的大型人偶劇《八層半》在廣東佛山瓊花藝術劇院上演時,反響極為熱烈,以至于一些見慣大場面的業內人士也感嘆“盛況空前”。
《八層半》是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轉企改制后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由國家一級導演傅勇凡執導,劉霽、錢時信擔任木偶設計,石松作曲。該劇在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8個單項一等獎,在2009年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劇目展演中獲得唯一的特等獎。截至目前,《八層半》已演出超過200場,票房收入達600多萬元。
離開演時間還早,瓊花藝術劇院的門廳里就已經擠滿了嘰嘰喳喳的小觀眾和他們的家長。佛山市榮山中學的老師彭聲月帶著自己7歲的女兒蔡欣彤來看戲。她說:“從我女兒5歲起,我就經常帶她去看各類演出,好讓她多接受一點藝術熏陶。這出戲我的同事以前帶小孩子看過,覺得挺好玩的,所以我今天特地帶她來看看。”
隨著小主人公小迪無意中觸動科學館的機關,小觀眾也跟隨劇中人物進入了“八層半”的世界。“這個戲除表現親情、團結和勇敢,還表達了環境保護、節約能源以及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等全世界都關注的主題。但它不是說教式的,而是啟迪式的,讓大人和孩子在大笑和感動中去思考。”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遠明說。劇中展示的嘈雜擁擠的城市、樹木遭到砍伐的荒山、下著酸雨的沙漠、正在融化的冰川等畫面,以及被污染的“春風姑娘”變成了“狂風怪”這一極具隱喻意義的劇情安排,讓人在觸目驚心的同時進行反思。導演傅勇凡說:“我們這個戲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人與大自然之間的情感,以及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善待自身的生存環境。”
《八層半》中,除了小迪,其他的角色如獵犬、鸚鵡、老虎、大象、藏羚羊、北極熊等,都是用真人和偶具組合起來的人偶造型,逼真傳神、新奇生動。尤其是那只因為受到污染導致龜殼和身體分離的滑稽“萬年龜”,拖著重重的龜殼一上場,就讓小朋友笑得前仰后合。傅勇凡說:“這部戲剛推出的時候,偶具的制作還是比較粗糙的,不夠鮮活。在最近的這次修改中,劇院制偶部重新制作了所有的偶具。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制偶水平在國內絕對是頂尖的。現在的這些偶具做得非常生動,在細節上下了很多功夫,可以說達到了一種傳神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這出戲的布景也是一絕,“油井鉆機”“枯萎的樹干”“山石老人”“仙人球”“蘑菇”乃至沙漠上雪白的駱駝骸骨居然都有滴溜溜轉的眼睛,還能開口說話、唱RAP,讓人嘖嘖稱奇。
“《八層半》里人偶合一的表演,對于演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前木偶劇演員都藏在幕后操縱木偶,而這出人偶劇卻需要他們走到臺前,自己唱、自己說、自己演、自己跳。”張遠明說。為此,劇院專門請來戲曲學院的老師,給演員們上表演課。“相比專業演員,木偶劇演員在表演方面確實有所欠缺。所以我們這次修改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演員的表演進行深加工。應該說,他們的表演技巧在這短短幾個月里有了不小進步,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八層半》的演出過程中,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經常會讓觀眾發出陣陣驚嘆。據傅勇凡介紹,第一版《八層半》的舞美設計只花了20天的時間,比較匆忙。而這次修改,劇組專門請來廣東歌舞劇院的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對整臺戲的舞美進行了重新創作。“新的舞美設計不僅更有創意,更加精致美觀,而且更加符合這出戲的主題,可以用生動、壯美、大氣、簡潔來形容。而且,這樣的舞美設計有利于木偶藝術劇院今后在市場上演出,這一點非常重要。”
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八層半》吸引觀眾的一大法寶。“萬年龜”一上場,就拋出了一系列的搞笑臺詞,比如“我是純爺們”“他被我雷到了”“別再迷戀我,我只是個傳說”“我媽媽叫我回家吃飯”等,逗得全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哈哈大笑。這些臺詞雖然改編自網絡流行語,但上下銜接得十分自然流暢,一點不顯突兀,給整出戲增添了不少時尚感。
《八層半》的舞臺兩側,還安排了一支50人的合唱隊伍。他們都是來自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的學生。傅勇凡說:“增加這個合唱隊,主要目的當然是豐富《八層半》的音樂層次。但這些合唱隊員并不光是唱,他們手中也有木偶,也要扮演角色。他們會配合舞臺上的人物和角色,一起述說地球上發生的事情。現在看來,這個合唱隊確實給這出戲增了光、添了彩。”
狂風怪被打敗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時,《八層半》里的所有人偶都走上了觀眾席,與小朋友們展開互動。全場的氣氛立刻達到高潮。小孩子們都爭著去摸這些人偶、向他們招手、與他們擁抱,甚至跟在人偶后面奔跑。演出結束后,小朋友們更是戀戀不舍地圍著這些人偶不愿離開,舞臺大幕因此遲遲無法拉上。一位姓薛的女士帶著自己的雙胞胎女兒來看戲。這兩個在佛山市玫瑰小學上學的小家伙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木偶好可愛,好想把他們帶回家去。”“我最喜歡那只鸚鵡,我一定要去買一個。”
“《八層半》是我們劇院轉企改制后打造的第一個拳頭產品,對于我們開拓演出市場、打造劇院品牌具有重要意義。演出的成功,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張遠明說,“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打造《八層半》的產業鏈,比如生產相關衍生產品、制作連環畫、跟動漫企業聯合打造動漫產品等,努力拓展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的市場空間。”
對于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來說,“九藝節”期間讓他們開心的事情太多了。在“演交會”上,劇院拿下了兩個大單:一是與德國法蘭克福佰姿文化有限公司簽下了明后年在歐洲巡演100場的協議;二是同璟婳泉(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簽下了今年下半年在全國巡演30場的協議。更讓劇院欣喜的是,5月15日至16日,他們參評第十三屆文華獎的大型人偶劇《八層半》在廣東佛山瓊花藝術劇院上演時,反響極為熱烈,以至于一些見慣大場面的業內人士也感嘆“盛況空前”。
《八層半》是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轉企改制后推出的一部精品力作。由國家一級導演傅勇凡執導,劉霽、錢時信擔任木偶設計,石松作曲。該劇在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8個單項一等獎,在2009年第六屆全國優秀兒童劇目展演中獲得唯一的特等獎。截至目前,《八層半》已演出超過200場,票房收入達600多萬元。
離開演時間還早,瓊花藝術劇院的門廳里就已經擠滿了嘰嘰喳喳的小觀眾和他們的家長。佛山市榮山中學的老師彭聲月帶著自己7歲的女兒蔡欣彤來看戲。她說:“從我女兒5歲起,我就經常帶她去看各類演出,好讓她多接受一點藝術熏陶。這出戲我的同事以前帶小孩子看過,覺得挺好玩的,所以我今天特地帶她來看看。”
隨著小主人公小迪無意中觸動科學館的機關,小觀眾也跟隨劇中人物進入了“八層半”的世界。“這個戲除表現親情、團結和勇敢,還表達了環境保護、節約能源以及構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等全世界都關注的主題。但它不是說教式的,而是啟迪式的,讓大人和孩子在大笑和感動中去思考。”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遠明說。劇中展示的嘈雜擁擠的城市、樹木遭到砍伐的荒山、下著酸雨的沙漠、正在融化的冰川等畫面,以及被污染的“春風姑娘”變成了“狂風怪”這一極具隱喻意義的劇情安排,讓人在觸目驚心的同時進行反思。導演傅勇凡說:“我們這個戲講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人與大自然之間的情感,以及我們人類應該如何善待自身的生存環境。”
《八層半》中,除了小迪,其他的角色如獵犬、鸚鵡、老虎、大象、藏羚羊、北極熊等,都是用真人和偶具組合起來的人偶造型,逼真傳神、新奇生動。尤其是那只因為受到污染導致龜殼和身體分離的滑稽“萬年龜”,拖著重重的龜殼一上場,就讓小朋友笑得前仰后合。傅勇凡說:“這部戲剛推出的時候,偶具的制作還是比較粗糙的,不夠鮮活。在最近的這次修改中,劇院制偶部重新制作了所有的偶具。我個人認為他們的制偶水平在國內絕對是頂尖的。現在的這些偶具做得非常生動,在細節上下了很多功夫,可以說達到了一種傳神的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這出戲的布景也是一絕,“油井鉆機”“枯萎的樹干”“山石老人”“仙人球”“蘑菇”乃至沙漠上雪白的駱駝骸骨居然都有滴溜溜轉的眼睛,還能開口說話、唱RAP,讓人嘖嘖稱奇。
“《八層半》里人偶合一的表演,對于演員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以前木偶劇演員都藏在幕后操縱木偶,而這出人偶劇卻需要他們走到臺前,自己唱、自己說、自己演、自己跳。”張遠明說。為此,劇院專門請來戲曲學院的老師,給演員們上表演課。“相比專業演員,木偶劇演員在表演方面確實有所欠缺。所以我們這次修改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演員的表演進行深加工。應該說,他們的表演技巧在這短短幾個月里有了不小進步,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八層半》的演出過程中,美輪美奐的舞美設計經常會讓觀眾發出陣陣驚嘆。據傅勇凡介紹,第一版《八層半》的舞美設計只花了20天的時間,比較匆忙。而這次修改,劇組專門請來廣東歌舞劇院的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秦立運,對整臺戲的舞美進行了重新創作。“新的舞美設計不僅更有創意,更加精致美觀,而且更加符合這出戲的主題,可以用生動、壯美、大氣、簡潔來形容。而且,這樣的舞美設計有利于木偶藝術劇院今后在市場上演出,這一點非常重要。”
幽默風趣的語言,也是《八層半》吸引觀眾的一大法寶。“萬年龜”一上場,就拋出了一系列的搞笑臺詞,比如“我是純爺們”“他被我雷到了”“別再迷戀我,我只是個傳說”“我媽媽叫我回家吃飯”等,逗得全場的家長和小朋友哈哈大笑。這些臺詞雖然改編自網絡流行語,但上下銜接得十分自然流暢,一點不顯突兀,給整出戲增添了不少時尚感。
《八層半》的舞臺兩側,還安排了一支50人的合唱隊伍。他們都是來自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的學生。傅勇凡說:“增加這個合唱隊,主要目的當然是豐富《八層半》的音樂層次。但這些合唱隊員并不光是唱,他們手中也有木偶,也要扮演角色。他們會配合舞臺上的人物和角色,一起述說地球上發生的事情。現在看來,這個合唱隊確實給這出戲增了光、添了彩。”
狂風怪被打敗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這時,《八層半》里的所有人偶都走上了觀眾席,與小朋友們展開互動。全場的氣氛立刻達到高潮。小孩子們都爭著去摸這些人偶、向他們招手、與他們擁抱,甚至跟在人偶后面奔跑。演出結束后,小朋友們更是戀戀不舍地圍著這些人偶不愿離開,舞臺大幕因此遲遲無法拉上。一位姓薛的女士帶著自己的雙胞胎女兒來看戲。這兩個在佛山市玫瑰小學上學的小家伙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木偶好可愛,好想把他們帶回家去。”“我最喜歡那只鸚鵡,我一定要去買一個。”
“《八層半》是我們劇院轉企改制后打造的第一個拳頭產品,對于我們開拓演出市場、打造劇院品牌具有重要意義。演出的成功,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張遠明說,“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打造《八層半》的產業鏈,比如生產相關衍生產品、制作連環畫、跟動漫企業聯合打造動漫產品等,努力拓展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的市場空間。”
Copyright ? 廣東木偶劇院2018 版權所有